成为演讲家从来不是少数人的“天赋特权”,而是一套能经过刻意练习掌握的技能组合。你不必天生外向,也不用出口成章——我见过太多从“上台腿抖、说话卡壳”到“台下掌声雷动”的普通人,他们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找对了方法。昆明卡耐基演讲口才培训学校会把带过300+演讲学员的实战经验拆成具体步骤,从克服恐惧到让听众记住你的观点,帮你一步步从“不敢讲”到“讲出彩”。
昆明卡耐基演讲口才培训学校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破后立:别让“完美主义”毁了你的第快速演讲
你是不是也这样?明明准备了很久的内容,一上台看到台下几十双眼睛,大脑瞬间空白,声音发颤,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?90%的人不敢演讲,不是因为能力不够,而是被“怕出错”的焦虑困住了。
我带过一个叫小林的学员,第快速上台前背了整整3页演讲稿,结果上台头等句就忘了词,脸涨得通红,较后几乎是“逃”下台的。后来我告诉他:“演讲的本质是传递价值,不是表演完美。观众在意的不是你有没有说错话,而是你有没有说到他们心里。”
3个“反焦虑”技巧,帮你放下对“完美”的执念:
1. 允许自己“不完美开场”
没人会因为你开头磕巴两句就否定整场演讲。试试这个小方法:上台后先深呼吸3秒,看着观众微笑说一句“今天有点小紧张,不过想到能和大家分享这个话题,还是很开心”——坦诚反而会拉近距离。我见过较受欢迎的演讲者,开场经常自嘲“准备了3天,结果上台还是忘了一半”,台下反而笑得更轻松。
2. 把“观众”当成“朋友”
很多人紧张是因为把台下当成“审判席”,总觉得“他们在挑我毛病”。其实你可以试试“观众预设法”:提前在心里把观众想象成“对你的话题感兴趣的朋友”,你不是在“表演”,而是在“聊天”。比如你讲职场经验,就想“我在和一群想提升自己的朋友分享踩过的坑”,心态会放松很多。
3. 用“小目标”代替“大期待”
别一开始就想着“要让所有人记住我”,先定个小目标:比如“今天至少让3个人点头认同”“把核心观点说清楚就行”。小林后来用这个方法,第二次演讲只准备了“3个职场避坑技巧”,上台前告诉自己“哪怕只说清楚1个,也算成功”,结果反而越讲越顺,结束后真的有5个听众找他交流——你看,降低期待,反而能收获惊喜。
二、内容为王:听众记住的从来不是道理,是故事
“演讲内容怎么准备?是不是要背很多金句、讲很多大道理?”这是我被问得较多的问题。但真相是:听众听完一场演讲,3天后可能忘了你说的所有道理,但一定会记得你讲的故事。
去年我去听一场行业峰会,有个演讲者讲“坚持的重要性”,罗列了10条名人名言,台下听得昏昏欲睡;另一个演讲者只讲了自己的故事:“30岁被裁员,拿着仅剩的2万块创业,每天啃面包改方案,有次客户骂我‘你这方案就是垃圾’,我躲在楼梯间哭了半小时,擦干眼泪回去说‘您说的对,我再改3版’——现在公司年营收破千万。” 结束后全场起立鼓掌,因为大家从他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3步打造“让人记住”的演讲内容,比背100句金句更有用:
1. 用“钻石结构”搭框架:开头抓心,中间论证,结尾留痕
好的演讲结构就像一颗钻石,有清晰的棱角:
开场(10%):用“痛点问题”或“反差故事”抓注意力。比如讲“时间管理”,别一上来就说“今天我要讲时间管理的5个方法”,试试“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?明明忙了一整天,却发现什么正事都没干,睡前躺在床上焦虑到失眠?”——一句话戳中听众的“我也这样”。
中间(70%):用“1个核心观点+3个故事案例”论证。观点别太多,1个就够,多了记不住。每个案例要包含“场景+细节+情绪”:比如讲“坚持”,别只说“要坚持”,而是描述“那天我加班到凌晨3点,电脑突然蓝屏,稿子全没了,我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,盯着黑屏的电脑,眼泪掉在键盘上——但我知道,这个方案明天必须交,于是重新打开文档,一个字一个字敲……” 细节越具体,听众越容易代入。
结尾(20%):用“金句+行动指引”让听众记住。金句要简单有力,比如“所谓坚持,不是从不跌倒,而是跌倒后总比上次多站起来快速”;行动指引要具体,比如“明天开始,试着把大目标拆成3个小任务,完成一个就打勾——你会发现,坚持没那么难”。
2. 从“自己的经历”里找故事,比“编故事”更有感染力
很多人觉得“我没什么故事可讲”,其实你每天的生活里都藏着好素材:快速失败的经历、一个感动的瞬间、甚至是和朋友的快速争吵。我有个学员讲“沟通的重要性”,没讲什么理论,就说了自己和妈妈的故事:“以前总觉得妈妈唠叨,每次打电话都说‘知道了知道了’,直到有次她生病住院,我才发现她每次唠叨‘天冷加衣’,其实是怕我照顾不好自己——现在我学会了认真听她说完,然后说‘妈,我知道你担心我’,她眼里的光,比任何道理都让我明白沟通的意义。” 台下很多人偷偷擦眼泪,因为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。
3. 少用“专业术语”,多说“人话”
别觉得“讲得越专业越厉害”,听众听不懂,再专业也没用。比如你是做互联网的,别对着普通观众说“我们经过私域流量池进行用户分层运营,提升GMV转化”,换成“我们建了个客户群,根据大家的需求推荐不同的产品,慢慢发现,认真听客户说话,生意反而越来越好”——简单直白,反而更容易被记住。
三、让你的声音和身体“会说话”:感染力不是装出来的
“我内容准备得很好,但为什么讲出来还是没感染力?”这是很多人卡在“讲清楚”到“讲精彩”之间的问题。其实感染力不是靠“表演”,而是让你的声音和身体,和你想表达的情绪一致。
我见过一个演讲者,内容很棒,但全程站在台上一动不动,声音平得像念稿子,台下听众频频看手机;另一个演讲者,讲激动时会挥挥手,讲到难过时声音会放慢,眼神会和台下交流,明明内容没那么华丽,却让人听得津津有味。
3个“零技巧”也能提升感染力的方法,真诚比技巧更重要:
1. 声音:用“情绪”调整语速和停顿
说话别像“机关枪”,也别像“催眠曲”。讲到重点时放慢语速、加重语气,比如“这个方法,我用了3年,帮我从月薪5千涨到3万”;讲到故事的转折点时停顿1-2秒,比如“那天我收到客户的消息,打开一看——(停顿)上面写着‘方案经过了’”——停顿能让听众的注意力集中,情绪跟着你走。
2. 眼神:别怕和听众“对视”,找“3个友好面孔”
很多人上台不敢看观众,要么盯着天花板,要么盯着PPT。其实你可以试试“3个友好面孔法”:上台后在观众席找3个看起来比较友善的人(比如对你微笑的、点头的),演讲时轮流看他们,就像在和他们单独聊天。慢慢你会发现,越来越多的人会回应你,你的状态也会越来越好。
3. 肢体:别“钉在原地”,让动作“服务内容”
不用刻意学什么“演讲手势”,自然就好。讲到“成长”可以把手往上抬,讲到“困难”可以轻轻摇头,讲到“重要”可以用手指点一下自己的胸口——动作不用多,但要和内容匹配。记住:较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,是你真的相信自己说的话。
四、从“讲完”到“讲好”:刻意练习的3个关键
“我练了很多次,为什么还是没进步?”因为“随便讲讲”和“刻意练习”完全是两回事。成为演讲家的核心,不是天赋,而是“有方法的重复”。
我带过一个叫阿杰的学员,刚开始演讲时逻辑混乱,讲完没人知道他想说什么。后来他用了“3步练习法”,半年后在公司年会上拿了演讲一等奖。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:
1. 从小场合开始:别一上来就挑战“千人舞台”
没人天生就能hold住大场面。阿杰一开始只在部门例会上分享工作心得,5个人的小场合,讲错了也没关系;后来在公司培训时给新人讲课,20个人的场面;再后来参加行业沙龙,50个人的会场——一步步积累信心,也积累经验。你也可以从“给家人讲个故事”“在朋友聚会分享一个观点”开始,小舞台练熟了,大舞台自然不慌。
2. 每次演讲后“复盘3个问题”:哪里好?哪里差?怎么改?
阿杰有个“演讲复盘本”,每次讲完都会问自己:
今天听众较有共鸣的是哪句话/哪个故事?(下次可以多讲这类内容)
哪里卡壳了?是内容不熟还是紧张?(不熟就多练,紧张就用前面说的“3秒呼吸法”)
如果再讲快速,哪个地方可以改进?(比如开场可以更抓心,结尾可以加个行动指引)
别觉得“复盘麻烦”,进步就藏在这些细节里。
3. 拆解“出色演讲”:不是“看”,是“模仿着讲”
很多人喜欢看TED演讲,但只是“看个热闹”。阿杰的方法是:找一段自己喜欢的演讲(5分钟以内),先逐句写下稿子,然后模仿演讲者的语气、停顿、手势,对着镜子讲10遍——你会发现,原来“感染力”是可以经过模仿学会的。比如他模仿过一个讲“梦想”的演讲,一开始觉得“太煽情了”,但模仿到第5遍时,自己竟然讲哭了——因为他真的理解了演讲者想表达的情绪。
五、演讲的终极魅力:你不是在“表演”,是在“连接”
较后想说:成为演讲家,从来不是为了“让别人觉得你厉害”,而是为了“用你的经历和观点,照亮别人的路”。
我永远记得有个学员,她讲自己“从抑郁症中走出来”的故事,结束后有个听众跑上台抱住她,哭着说“谢谢你,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样”——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较好的演讲,不是你站在台上闪闪发光,而是你让台下的人觉得“我被看见了,我不孤单”。
所以别担心自己“不够好”,你的每快速分享,哪怕只能影响一个人,也是有意义的。从今天开始,选一个你真正想分享的话题,写下来,讲给头等个人听——成为演讲家的头等步,永远是“开始讲”。
你不需要天生会说,你只需要开始。
- 详情请进入昆明卡耐基演讲口才培训学校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ynknj.5zix.com/news/139365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昆明卡耐基演讲口才培训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如何成为一名演讲家的全部内容。